挺:1 | 貶:0 | 收藏: 2次 | 閱讀數:14185 | 回復數:0
氮是植物細胞蛋白質的主要成分,又是核酸、葉綠素、 維生素、酶和輔酶系統、激素以及許多重要代謝有機化合物 的組成部分。氮能夠促進新梢生長,增大葉面積,增加葉片 厚度,增多葉片內的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效能,有利于樹干加粗生長和樹冠迅速擴大,促進早期豐產。適當施氮,還 可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加速果實膨大,提高果品產 量,改善果實品質。氮素缺乏時,葉片小而薄,葉色淡或發黃,光合效能低, 新梢生長細弱;花芽發育不良,易落花落果,果實小而少,果 品產量低;樹體易早衰,抗逆力降低。 植物缺氮實例:
磷(P)的生理作用: 磷對細胞分裂和開花結實起重要作用。對提高抗逆性(抗病、抗寒、抗旱)有良好作用。促進根系發育,特別是促進側根和細根的生長。加速花芽分化,提早開花和成熟。 植物缺磷癥狀: 植株生長發育受阻,分枝少,矮小,葉片出現暗綠色或紫紅色斑點,莖桿呈紫紅色,失去光澤。 植物缺磷實例:
鉀(K)的生理作用: 在植物體內的含量超過P,高產作物中還超過N,主要以離子狀態存在,是生物體內很多酶(60多種)的活化劑,是構成細胞滲透勢的重要成分,調節氣孔的開閉,促進光合磷酸化,促進同化物的運輸。 植物缺鉀癥狀: 葉尖或葉緣發黃,變褐、焦枯似灼燒狀,葉片上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但主脈附近仍為綠色。 植物缺鉀實例:
鈣(Ca)的生理作用: 鈣是細胞壁胞間層果膠鈣的成分;與細胞分裂有關;穩定生物膜的功能;可與有機酸結合為不溶性的鈣鹽而解除有機酸積累過多時對植物的危害;少數酶的活化劑。 植物缺鈣癥狀: 頂芽、側芽、根尖等分生組織易腐爛死亡,葉尖彎鉤狀,并相互粘連,干燒心、筋腐、臍腐等。 植物缺鈣實例:
硼(B)的生理作用: 硼是影響生殖器官發育,影響作物體內細胞的伸長和分裂,對開花結實有重要作用。 植物缺硼癥狀: 頂端停止生長并逐漸死亡,根系不發達,葉色變綠,葉片肥厚,皺縮,植株矮化,莖及葉柄易開裂,脆而粗,花發育不全,花而不實,蕾花易脫落。 植物缺硼實例:
鐵(Fe)的生理作用: 是細胞色素、血紅素、鐵氧還蛋白及多種酶的重要組分,在植物體內起傳遞電子的作用,是葉綠素合成中必不可少的物質。 植物缺鐵癥狀: 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缺鐵時首先表現在幼葉上。表現為脈間失綠,嚴重時整個幼葉呈黃白色,缺鐵常在高PH土壤中發生。 植物缺鐵實例:
鋅(Zn)的生理作用: 是多種酶的組分和活化劑,已發現80多種含鋅酶,參與生長素的合成。 植物缺鋅癥狀: 老組織先出現缺鋅時生長素含量下降,植物生長受阻,節間縮短,葉片擴展受抑制,表現為小葉簇生,稱為小葉病或簇葉病。玉米缺鋅出現白條癥。 植物缺鋅實例:
鎂(Mg)的生理作用: 是葉綠素的重要組分,是多種酶的活化劑,在光合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物缺鎂癥狀: Mg在植物體內易移動,缺鎂時首先在老葉表現癥狀。老葉發生脈間失綠,葉脈保持綠色,形成清晰的綠色網狀脈紋(禾本科缺鎂時表現為脈間呈條紋狀失綠),以后失綠部分由淡綠色轉變為黃色或白色。 植物缺鎂實例:
錳(Mn)的生理作用: 錳是葉綠體的成分,促進種子發育和幼苗早期生長,對光合作用和蛋白質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植物缺錳癥狀: 癥狀從新葉開始,葉片脈間失綠,葉脈仍為綠色,葉片上出現褐色或灰色斑點,逐漸連成條狀,嚴重時葉色失綠并壞死。 植物缺錳實例:
鉬(Mo)的生理作用: 是需要量最少的必需元素。 MoO42-是硝酸還原酶、固氮酶的組成成分;是黃嘌吟脫氫酶及脫落酸合成中的某些氧化酶的成分,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特別需要鉬,固氮酶是由鐵蛋白和鐵鉬蛋白組成的。 植物缺鉬癥狀: 新葉畸形,有斑點。散布于葉片上。生長不良,植株矮小,豆科植物缺鉬會影響固氮,莢粒不飽滿。 植物缺鉬實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